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从《老中医》看如何做新中医

时间:2019-04-02 发布人:李绍娟 浏览:

   近来闲暇之余,看过几集《老中医》,引发了几点思考,关于如何做新中医。

  一、关于诊病思维

  中医?西医?中西医结合?中西医整合?——这是我们学医、为医者经常迷惑、讨论的问题。那么在《老中医》里也有体现。民国时期,西学东渐,其中赵闵堂医生即为当时中西医整合的代表,也为他诊病带来了便利,为患者解决了更多的问题。故在疾病谱越来越复杂的今天,我想我们做好“两手准备”是很有必要的,“白猫、黑猫,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”,运用中医、西医知识,可以进一步了解疾病全貌,多途径为患者解决问题。

  二、关于诊病基础

  故事的开篇是与“十八反”有关的医疗官司,一位重症患者被家属接连喂服两剂汤药后不幸死亡,而赵闵堂推测死因可能与两剂药中存在“十八反药物”有关。小铃医为拜师一边拉车一边熟背中医经典等。这些着实再次点醒我们,经典乃我们学医、治病的基础,应熟读经典、谨记医疗原则,减少医疗过失,攻克医疗难题。

  三、关于诊病状态

  翁泉海在诊病时,望而专注、关切,切而静气、凝神,问而温和、一语中的,聚精思考,了然于胸,落笔行云,跃然于纸。徒儿唱方声音洪亮、同行恶意竞争、军阀势力性命相逼亦不能左右。故,凡诊病者须宁心、静气而会神。

  四、关于社会责任

  学会了诊病,我们需担起社会责任!十四集中,翁海泉翻阅时报,得知一处矿山,矿工正在遭受温疫的折磨,没有等待政府的任命,他一人带领团队只身前往矿区,自愿为患者诊病、煎药,打破重重阻难,只为减少逝去的生命。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,以守护生命为己任,在未病时教会大众防病,在已病时为患者解除疾苦,在灾难发生时,团结一心打好防疫攻坚战!(脾胃病科 赵敏)

关于我们| 院长信箱| 合作交流| 人才招聘| 联系我们| 版权声明| 投诉意见| 网站地图| 管理入口

地址:腾冲市腾越镇满邑社区华园三小区一号 联系电话:0875-5183672 ICP备案号:滇ICP备17007072号

设计/运营维护: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

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·腾冲市中医医院

滇公网安备 5305220200022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