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秋季主防“燥”

时间:2017-10-19 发布人:高燕仙 浏览:

  中医“防病”与“治病”,注重强调“整体观念”和“辨证施治”,从“天、地、人”一体观的角度来认识疾病、预防疾病和诊治疾病。中医认为四季不同季节气候的变化,往往会间接或直接性地影响到人体生理、病理机能的变化。眼下正值四季中的“秋季”,那么,进入秋季,气候方面有什么特点,对人又有何影响,当如何注意秋季的“养生保健”与“防病治病”?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医临床诊疗服务的工作者,对这些问题,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。

  “秋季”气候的特性

  开门见山地讲“秋燥”,这个“燥”字就是秋天季节气候的“特点”。在此秋令时节,自然气候由炎热、多雨、多湿的夏季过渡至存有余热而雨量少、水湿锐减的秋天,自然界的大气候明显呈现出一种“干燥”的状态。人作为有机整体,处于这个季节就难免受其影响,身体随之也会出现“燥”的生理、病理改变。

  中医认为“燥”为阳邪,“燥”与“干”合称为“干燥”,“干燥”的形成则是由于水分、液体、津液的不足,导致滋润和濡养不足,才出现“燥”和“干”,因此,秋天气候的本质就是“燥”。

  “燥”邪的致病特点

  1、燥性干涩,易伤人津液:干,即干燥;涩,即涩滞。燥性干涩,外感燥邪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,出现各种干燥、涩滞不利的症状,诸如口鼻干燥,咽干唇燥,皮肤干燥,甚至皲裂,毛发干枯不荣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等。

  2、燥易伤肺:中医认为,肺为娇脏,性喜濡润;肺开窍于鼻,外合皮毛,燥邪伤人,多从口鼻皮毛而入,故燥邪最易伤肺。燥伤于肺,肺失津润,宣降失司,甚则损伤肺络,从而出现干咳少痰,或痰粘难咳,或痰中带血,喘息,胸闷胸痛等。

  3、秋季“燥”邪伤及人体五脏之特点:

  燥邪伤于肝:肝主藏血调血,肝开窍于目。一旦燥邪伤及肝,则致肝阴肝血受损,双目濡养失常,则会出现眼睛干涩、干痒、昏花等。

  燥邪伤于心:心主血脉,心主神明,开窍于舌。燥为阳热之邪,伤及心血心阴,则心阴心血不足,心神失其濡养,易引起心慌心悸,失眠多梦,心阴虚,易生内热,反应出舌质舌尖红。

  燥邪伤于脾(胃):脾胃为“后天之本”,主受纳运化各类饮食物,开窍于口。脾胃受燥邪所伤,尤其伤及胃中阴津,则会导致消化失常,胃脘腹部不适,口中干燥,甚至口腔口舌生疮等。

  燥邪伤肺:前面亦已述及。

  燥邪伤肾:“肾为生天之本”,主藏精,主腰膝,主骨,开窍于耳。燥热之邪伤肾,主要易伤及肾之阴精,肾中阴精受损,易致腰膝酸软,耳鸣等。

  “秋燥”的防治

  顾名思义,“燥”能使人之水分、津(精)液受损,因此,应对秋季形成的“干燥”,总的预防和治疗的大原则是“滋养润燥”,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调理。

  1、饮食禁忌:由于秋天“干燥”属性,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,尤其应注意少食辛辣刺激、浓烈厚味,辟如:辣椒、酒类、葱、姜、韭等,以及各类烧烤食物、火锅等,此类食物本身性味偏于热。宜服食一些清润滋养的食物、水果,如:百合、银耳、荸荠、枇杷、梨、柚子等;另外,尚需注意适时增加饮水量。

  2、药物的防治:中医历来强调“辩证施治”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、因证而宜,没有一个机械固定的刻板模式。一般规律而言:

  燥伤肝,导致肝阴肝血不足的可选用枸杞、熟地、白芍、女贞子、桑葚子、菊花之类,以达到滋养肝之阴血。

  燥伤于心者,则选用当归、白芍、麦冬、枣仁、五味子、柏子仁之类,既滋补心之阴血,又能润养心神。

  燥伤脾胃,则主要伤耗及胃阴,胃中阴液不足,则可适当选用沙参、石斛、玉竹参、麦冬、粳米、绿豆等,以趋达到养胃阴而脾胃之效。

  秋天燥邪伤人,每每皆是“肺首当其冲”,可选用桑叶、枇杷叶、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五味子等,以滋阴养肺润燥。

  燥邪伤肾,中医认为虽不属直接性损伤,但也可间接性引起肾阴受损,可适当选用滋养肾阴之山茱萸、枸杞、女贞子、桑葚子、肉苁蓉、芡实等调理。

  进入秋季,自然气候主性为“燥”,人居自然界,朝夕相处,每每受到“秋燥”影响而引发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,从而引起“燥”的认识。防范和针对性的进行“辩证”调治,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及相对合理的饮食调配和宜忌,做好了综合调理,就可收到“事半功倍”之效。(腾冲市中医医院 张崇高)

  张崇高:中医副主任医师,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,擅长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内科、儿科、妇科、男科等常见病、多发病的疑难杂症,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,本人撰写的论文分别录入到《全国中医药论文荟萃》、《当代中医药论坛》等书中。

关于我们| 院长信箱| 合作交流| 人才招聘| 联系我们| 版权声明| 投诉意见| 网站地图| 管理入口

地址:腾冲市腾越镇满邑社区华园三小区一号 联系电话:0875-5183672 ICP备案号:滇ICP备17007072号

设计/运营维护: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

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·腾冲市中医医院

滇公网安备 53052202000222号